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国际攀联(IFSC)攀岩世界杯法国霞慕尼站比赛中,中国攀岩队再创佳绩,21岁的小将李明以惊人的表现力压群雄,夺得男子难度赛冠军,成为继钟齐鑫之后又一位在国际顶级赛事中登顶的中国攀岩运动员,这一胜利不仅标志着中国攀岩运动的崛起,也为巴黎奥运会周期的备战注入了强心剂。
霞慕尼站是本赛季世界杯分站赛中海拔最高的赛场,独特的阿尔卑斯山岩壁和变幻莫测的天气条件对选手的体能和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男子难度赛决赛中,李明在倒数第二位出场,面对一条倾角超过30度、布满小扣点的路线,他展现出超强的指力与核心稳定性,以近乎完美的攀爬完成登顶,最终以TOP(完攀)成绩夺冠。
赛后接受采访时,李明难掩激动:“这条路线非常考验耐力和心理素质,最后一段几乎是用意志力完成的,感谢教练团队的战术安排,也感谢现场观众的热情支持。”他的对手、日本名将楢崎智亚也称赞道:“李明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他将是未来几年国际赛场的强劲对手。”
攀岩运动自2016年被列入奥运会项目后,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期,尽管起步较晚,但通过“跨界选材”等创新模式,中国队在速度赛领域率先突破——钟齐鑫曾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得世锦赛金牌,随着难度赛和攀石项目的梯队建设完善,中国选手开始在国际赛场全面开花。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伟表示:“李明的胜利证明了中国攀岩的多元化发展策略是成功的,我们不仅在速度赛上保持优势,还在技术性更强的项目中培养出了顶尖选手。”据悉,中国攀岩队已启动“巴黎奥运攻坚计划”,重点提升运动员的路线阅读能力和临场应变水平。
攀岩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既是体能竞技,也是心理博弈,近年来,随着室内攀岩馆的普及,这项运动正以每年15%的增速风靡全球,国际攀联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注册攀岩运动员较五年前增长了三倍,其中青少年参与度提升最为显著。
“攀岩教会我如何面对恐惧,”李明在采访中分享道,“每一次尝试都像在解一道立体几何题,你需要快速判断、果断执行。”这种兼具挑战性与趣味性的特质,使得攀岩成为都市年轻人追捧的“时尚运动”。
现代攀岩竞技的背后是科技与传统的融合,中国队在训练中引入了3D路线模拟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手的攀爬习惯,并针对运动员的弱点定制训练方案,李明的教练团队透露:“我们利用压力传感器监测他的指力分布,调整抓握角度,这才有了决赛中那个关键扣点的稳定发挥。”
新型镁粉、轻量化攀岩鞋等装备的迭代也为成绩提升提供了支持,法国《队报》评论称:“中国选手对细节的专注令人惊叹,他们正在重新定义攀岩竞技的标准。”
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攀岩项目的奖牌争夺将更加激烈,本届奥运会攀岩赛制调整为“速度赛”和“全能赛(难度+攀石)”两个独立项目,这对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队在速度赛上拥有集团优势,而李明的崛起为全能赛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奥运金牌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李明说,“但攀岩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我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征服岩壁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