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来临,冰雪运动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从北国的冰天雪地到南方的室内冰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滑雪、滑冰、冰球等冰雪项目,这股热潮不仅推动了全民健身的发展,也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过去,冰雪运动因受地域和气候限制,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等寒冷地区,近年来,随着室内冰场、滑雪模拟器等设施的普及,南方城市也逐渐成为冰雪运动的新兴市场,许多商场内开设了真冰滑冰场,滑雪模拟体验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更多南方居民有机会接触并爱上这项运动。
“以前觉得滑雪离我们很遥远,现在家门口就有室内滑雪场,孩子每周都嚷着要去玩。”来自广州的李女士表示,据统计,2023年全国新增室内冰雪场馆超过200家,冰雪运动参与人数突破5000万人次,较往年增长显著。
国家体育总局近年来大力推广冰雪运动,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冰雪产业发展,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通过举办冰雪赛事、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吸引民众参与,北京市连续三年推出“冰雪惠民计划”,市民可凭身份证免费或低价体验冰雪项目;吉林省则依托长白山、北大湖等优质雪场,打造“冰雪旅游+运动”的特色产业模式。
冰雪运动也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东北多所中小学开设滑冰、冰球选修课,南方部分学校则通过VR技术让学生体验虚拟滑雪,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培养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
中国冰雪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也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热情,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自由式滑雪天才少女谷爱凌等运动员的出色表现,让更多人关注并喜爱冰雪运动,2023-2024赛季,全国冰雪赛事数量创下新高,包括全国滑雪锦标赛、冰球联赛等,吸引了大量观众现场观赛或通过直播观看。
“看到我们的运动员在世界舞台上摘金夺银,特别自豪,自己也想去试试。”一位在北京某滑雪场初次体验滑雪的年轻人说道,职业赛事的成功不仅提升了冰雪运动的影响力,也带动了相关装备销售的增长,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冬季滑雪板、冰刀鞋等装备销量同比增长80%。
冰雪运动的热潮还带动了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新疆阿勒泰、河北崇礼等传统冰雪旅游胜地迎来客流高峰,当地民宿、餐饮等行业收入大幅提升,一些原本经济欠发达的乡村,通过开发小型滑雪场、冰雕节等项目,成功吸引游客,实现增收。
“我们村以前冬天几乎没人来,现在建了滑雪场,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的收入翻了好几倍。”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滑雪场经营者感慨道,冰雪经济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随着冬奥效应的持续发酵,冰雪运动正逐渐从“季节性运动”向“全年性运动”转变,夏季旱雪场、室内冰场的普及让爱好者不受季节限制,随时都能享受冰雪乐趣,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成为体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冰雪运动的普及不仅增强了国民体质,也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从专业运动员到普通民众,从北方雪原到南方城市,冰雪运动正在书写属于它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