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灯火璀璨,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以下简称“亚运会”)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这场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的开幕式,通过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亚洲体育的蓬勃活力,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名运动员齐聚杭州,将在未来16天内角逐481枚金牌,共同书写亚洲体育的新篇章。
开幕式:科技与文化的交响
开幕式以“水”为串联元素,通过裸眼3D、AR技术等前沿科技,呈现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从良渚玉琮的文明之光到京杭大运河的千年流淌,从宋韵画卷的雅致到钱塘潮涌的磅礴,中华五千年文明与浙江地域特色交织成一场视听盛宴,备受瞩目的主火炬点燃环节,由超过1亿人参与的“数字火炬手”与现场火炬手共同完成,开创了亚运史上首个“虚实结合”的点火仪式,彰显了杭州作为“数字之城”的创新精神。
赛事亮点:多元项目展现亚洲体育新格局
本届亚运会设40个大项、61个分项,涵盖传统奥运项目与亚洲特色项目,电子竞技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包括《王者荣耀亚运版本》《英雄联盟》等7个小项,吸引全球年轻观众关注,卡巴迪、藤球等亚洲传统项目也迎来高光时刻,中国代表团派出886名运动员参赛,全项报名彰显“主场担当”;日本、韩国等强队则在游泳、羽毛球等领域与中国展开激烈角逐,值得一提的是,阿富汗、叙利亚等战乱地区的运动员克服困难参赛,诠释了体育超越国界的力量。
绿色亚运:碳中和目标的实践标杆
杭州亚运会践行“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理念,56个竞赛场馆中仅有12个为新建,其余均通过改造升级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赛事期间,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能,主火炬采用零碳甲醇燃料,预计减少碳排放约50万吨,运动员村内,无感入住、智能配送机器人等科技应用成为常态,超1万件可回收物制成的领奖台更是传递了环保理念,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杭州为未来大型赛事树立了可持续发展样本。”
城市赋能:体育经济拉动长三角一体化
亚运会为杭州及周边城市注入强劲发展动能,据测算,赛事将带动浙江文旅、餐饮、交通等行业超2000亿元经济增长,沪杭甬“1小时交通圈”助力长三角资源共享,绍兴承办棒垒球比赛、宁波举办帆船赛事,多地联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赛事结束后,奥体中心等场馆将转化为全民健身场所,钱塘江畔的“亚运遗产”将持续惠及市民,杭州市民陈女士表示:“家门口的亚运会让城市更美了,我们也有了更多运动空间。”
人文交流:体育架起友谊之桥
亚运村内,“文化小屋”每日举办非遗展示、语言角等活动,各国运动员交换徽章、学习书法,成为社交媒体的暖心话题,朝鲜代表团时隔5年重返国际综合赛事,与韩国选手在赛场上的握手引发关注;48岁的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第八次征战亚运,其传奇经历激励年轻选手,国际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表示:“杭州亚运会将因它的包容性与人情味被铭记。”
随着赛事全面展开,游泳、田径等大项陆续开赛,亚洲纪录频频被刷新,中国游泳队首日揽获7金,张雨霏、覃海洋等名将展现统治力;印度射击队异军突起,在10米气步枪团体赛中打破世界纪录,赛场外,数万名“小青荷”志愿者用多语种服务赢得赞誉,130万市民报名成为“亚运城市志愿者”,共同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杭州亚运会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成为亚洲人民团结的象征,从叙利亚总统夫妇出席开幕式受到热烈欢迎,到柬埔寨选手在武术比赛中收获首金时泪洒赛场,一个个动人瞬间诠释着“心心相融,@的赛会主题,正如亚奥理事会所期待,这场盛会正以体育之名,为后疫情时代的亚洲注入信心与希望。